# 士兵突击

修自己的路,别让自己无路可走。

在视频号上面无意间刷到几次《士兵突击》的影视片段,觉得挺有意思,刷了几次后索性买了书来看。10月22号书买到,大概到11月13号把整书看完,一共四百多页。

书中的情节基本上都在视频中看完了,但看书和刷视频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觉。小视频总会把精彩的片段剪辑出来,可以不用任何思考的、漫无目的的看着。但是看书需要静下心来,边看边想的进行着,细节和故事都是完整的,还能培养下耐心。

今天就随便写点读后感,好歹把书看完得留下点什么!

这部小说是一部很经典的小说,包括后边拍成的电视剧也很精彩,以至于成了这些年重复播放电视剧排行榜的前几位。

先回忆下小说讲了啥,也顺便锻炼下对故事的描述能力。

故事主角许三多是一个从小生活在农村而且是在父亲一天一小揍两天一大揍的环境下成长的,他的内心很是自卑和懦弱。他的父亲虽然知道儿子软弱,但也是尽最大能力让儿子去当兵,他知道人要有出息就得去当兵。就这样,在父亲给予厚望下许三多去登记报名参军,体检完毕还得部队进行新兵家访。家访的士兵就是好人史金,也是许三多以后的班长,虽然史金在对许三多家访时看到他并不是一块当兵的料,在一度放弃时他自己也是很意外的把许三多选上了。

许三多初到部队各个训练科目都是一般,没有特长还总落后与别人,连长也对这个新兵很是无语,以至于新兵训练结束就别分配到偏远的草原五班。在草原五班,面对几个老兵油子的许三多有点另类,该不该他干的事,许三多都干。就比如,几个人相约一块懒惰和躺平,突然来了一个奋力进取的人,以至于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一切的放荡也就索然无味了。在草原五班,许三多凭一己之力修了一条路,在草原修一条路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草原最缺的就是修路的石头了。

这条路后来被团长知道了,觉的此人不简单(因为团长当年也没修成)就把他从草原五班调回到团部了,并且分配到了最硬核的连队钢七连。在史金班长的不断鼓励下,不抛弃,不放弃,许三多从中找回了自信,从腹部绕杠只能做二三十个的人一口气做了三百多个,从此让队友乃至连长高成都刮目相看,同时也凭借着自己的不断努力训练把自己变成了尖子兵。

许三多,从一个‘傻子’变成特种兵,看完后第一感觉是这人我做不来,但他身上那股韧劲是值得自己学习的。在别人看来不可能的事情和无意义的事情,在许三多这里都认真的去做着。草原五班那条路,很多人搞不成,在许三多这里修成了,这也让我想到自己的处境。最近这些年,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35岁是工作的分界线,很多单位不再招聘35岁以上的人员,俗称35岁焦虑。我时常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自己到了35岁该怎么办?没有了年龄优势其他还有什么优势呢?

但话又说回来,35岁正是经验和精力充沛之时,也是有优势的。互联网经常在说寒冬来了,说了这么多年了,不是说寒冬没来,是说人要不断提升自己,不然即使没有寒冬也会被淘汰。大龄码农我觉的是应该好好修条路了,这个时候要放弃急功近利的心,慢慢沉淀自己,从基础的原理抓起,慢慢提升自己。虽然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到效果,但要相信时间的力量。

上次更新: 2024/12/6